2017-12-21 | 听说今年圣诞礼物你想要一个开挂的人生?礼物已到请签收!

新闻 0 回答

听说今年圣诞礼物你想要一个开挂的人生?礼物已到请签收!

2017-12-21

 

​​提到谷歌、特拉斯、微软、赫芬顿邮报以及Uber等美国各行业的巨头企业,你会想到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吗?

呃,当然了,全都超有钱这一条不算。

这几家美国一等一的企业,能在美国商界呼风唤雨,和各种政界大佬谈笑风生,把美国人民的消费心理猜的透透的,而这些是否非得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才能做到呢?答案当然是不!你大概想不到,这些企业的(联合)创始人或CEO统统都是移民!

 

 

各界大佬多为移民,却能在美国本土拔头筹

网络公司头号老大哥Google的联合创始人,青年才俊Sergey Brin出生在苏联的一个犹太家庭,在莫斯科度过了自己的童年,移民美国后,在斯坦福大学就读期间便和拉里-佩奇一起开始创造属于他们的网络帝国。

Sergey Brin,图片来源于Fortune,版权属于原作者

Sergey Brin,图片来源于Fortune,版权属于原作者

 

SpaceX的创始人、特拉斯的联合创始人Elon Musk就出生在南非,后来又移居到了他母亲的出生地加拿大,直到大三才开始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,三十多岁的时候取得了美国的公民身份。

南非出生的Elon Musk,图片来源于网络,版权属于原作者

南非出生的Elon Musk,图片来源于网络,版权属于原作者

 

Uber的新任CEO Dara Khosrowshahi来自伊朗,九岁时随同家人以难民身份进入美国,从布朗大学毕业后进入投行工作,开启了一路开挂的事业旅程。

Dara Khosrowshahi,图片来源于CNBC,版权属于原作者

Dara Khosrowshahi,图片来源于CNBC,版权属于原作者

 

有了这些成功例子在先,是不是我们平时一遇到挫折,就把文化差异/语言障碍当成失败原因的万能解释是不是说服力就减弱了好多呢?突然之间心好痛...

 

移民比本土美国人,更倾向于创业

刻板印象中,华人移民都把孩子送去当医生或律师,印度小哥都在IT行业扎堆,欧洲移民都爱搞政治做社会活动,而除了唐人街的华人餐厅,墨西哥人民的小餐车,传统观念里很少有人会意识到,移民其实更喜欢自己创业。

最近,《哈佛商业评论》就刊登了一篇分析移民企业家的文章,文中表示,虽然现阶段的一代移民只占全美人口的13%,却贡献了27.5%的美国企业家,移民比在美国出生的美国人有着近两倍的几率成为企业家。

所有在2006年到2012年间创立的科技、工程类公司,近四分之一都有着至少一位身份为移民的联合创始人。这样的现象不仅存在于美国,根据数据显示,参与调查的69个国家中,绝大部分都表示,在本国中,移民要比本地人更倾向于创办自己的公司,尤其是成长形企业。

 

 

原因多样,多重文化带来的优势占上风

对于部分移民来说,如果是幼年到达美国,那么和本地人的生活、成长环境应该相差不大,但是对于相当一批移民创业者来说,他们大多是在大学、研究生甚至是读博时才来到美国,这种情况下,人生地不熟,并且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的思维方式的不同,也很难轻易改变,因此在分析美国消费者心理时,会吃一定的文化亏。那既然这样,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移民选择创业呢?

 

第一个原因就是

因为我们优秀啊!现在,许多发达国家的移民政策都在逐步收紧,美国也越来越倾向于留下高学历、有技术的人才,因此现阶段的年轻一代移民中,能留下的,都是经过了层层的筛选,有更高的几率具备自行创业的能力与素质。

第二个原因就有点心酸了

因为移民依旧受到雇主明里暗里的歧视,在相同的个人条件下,比本地人更难找到工作。在这种困迫的情况下,比起拿着最低工资忍气吞声,部分移民更想自己闯一闯,毕竟听说哥伦比亚大学门口卖肉夹馍的小窗口年入百万啊!

 

除了这些表层原因之外,根据《哈佛商业评论》的调查发现,还有一些其他因素让美国移民们更倾向于创业。

跨文化的经历能让移民们更容易判断出有前途的商业想法。到了一个新的国度、文化中生活后,新的产品、服务、顾客喜好和沟通策略都会给移民们带来新的冲击,当把这些新事物和自己文化中类似的事物进行对比时,会产生对应的疑惑或解决策略。你会发现为什么Uber和Airbnb在美国要比在中国更好做,共享单车的套路能不能照搬,卤煮配火烧再好吃也很难在美国大火。实际上,星巴克就是对比了意大利咖啡市场而产生的商业奇迹。

在调查中,笔者做了一个实验。他们选了128个将要出国读书的学生和115个一直留在本地读书的学生,在学期开始前和开始后分别对他们判断“能赚钱的商业想法”的能力进行了评估。结果表示,128个学生在出国读书后,能力上升了17%,留下来的学生,能力不但没提升反而下降了3%。

图为实验结果,版权属于原作者

图为实验结果,版权属于原作者

多重文化带来的绝不仅仅是多会一门语言,而是眼界的开拓与适应新环境能力。当偏见还在嘲笑你的文化与口音,你已经用自己的努力甩出他们十条街,让他们连你的影子也看不到了。

 

 

把文化隔阂变成,文化优势是关键

当难民危机让欧洲焦头烂额,英国甩甩手表示不跟你们玩了,川普一次次提出不让人乐观的移民政策,似乎一个逆全球化的时代正在悄悄到来。在美国利用墨西哥劳动力发展经济的半个多世纪后,部分对移民群体虎视眈眈,充满片面性评判的政客或民众还没有完全意识到,移民只作为廉价劳动力的日子已一去不返,现在,我们正在用能力与实力证明,我们多重文化背景的经历,以及自身的不懈努力,正在为高精尖行业注入着不可磨灭的力量。

 

对于我们来说,新的国度中,不要让文化差异成为你融入新环境的隔膜,而是充分利用自己多文化背景的优势,抓住属于自己的机遇。多语言的优势、思维方式、同一事物在不同文化中的应用性,所有这些,都值得思考从而转为己用,成为我们辗转于异地,奔波于文化浪潮中最宝贵的财富。而歧视亚裔的企业我们不呆,剥削劳动力的公司我们不要,找不到理想工作我们就去创业嘛,毕竟我们优秀又能干,一定能让麻辣小龙虾占领美国主流市场!

 

 

NYIS邮件订阅:小纽会定期挑选原创文章进行发送,如果你想订阅小纽精选文章,请点击这里。

(NYIS原创作品,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,NYIS保留版权及法律追诉权利。NYIS所有原创文章所发表的观点只属于信息共享,并不构成任何法律意见。)

©Copyright NYIS 2017

推荐律师

 微信扫码联系客服

客服平台
asknyis9

公众平台
newyork_is


 电话咨询请拨打

美国:+1-800-685-NYIS (6947)

中国:+86-400-685-NYIS (6947)


Legal Disclaimer
© Copyright NYIS   ALL RIGHTS RESERVED

F1签证 sitemap

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