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-08-03 | 如果一巴掌要花你几万美金,你还扇吗?

新闻 0 回答

如果一巴掌要花你几万美金,你还扇吗?

2016-08-03

最近,一条“中国女游客在洛杉矶机场掌掴店员”的新闻事件不断升温,最初事件刚被爆出时媒体一边倒地指责中国游客不文明行为,接着在昨天自称目击证人的爆料出现后又疑似反转剧情。现在的新闻难道真的只能等三天再看吗?

小纽得知此事后职业病又犯了,第一反应就是当事人将会承担什么样的责任、接下来应该怎么做?如果在美国遇到了类似的事情起了争执,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在不违法的同时,又维护好自己的正当权益呢?

 

事件还原:中国女游客情绪失控动手

7月28日午夜,44岁的中国女游客梁女士在洛杉矶国际机场LAX的免税店和华人女店员发生了争执,由于动手而遭警方逮捕。

(图片来源:Luxurylaunches,版权属于原作者)

 

根据目击者的说法,持有银联卡的中国客人在该免税店购物满$400即可享受$20的折扣。而梁女士在第一次买单时购买的两瓶香水并未凑齐$400,所以暂时离开了支付柜台去挑选更多的商品。但她当时并未拿回自己的信用卡,店员则表示她刷完卡后已经把卡放回了梁女士购买的物品中。

发现信用卡遗失后,当事员工帮助梁女士把店里地面搜寻了一遍,然而信用卡不见踪迹。由于回国的飞机马上就要起飞,梁女士开始着急,要求调看监控录像,店员则说她已经报告经理了。经理抵达后,店员用英文向经理说明梁女士的信用卡遗失了,而自己被怀疑拿走了信用卡。

在梁女士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的时候,店员建议梁女士向银行电话报失。在经理到场却依然没有找到信用卡的情况下,梁女士决定放弃寻找,并找周围的人借电话向银行报失。就在此时,店员在收银机的柜台缝隙里找到了信用卡。

信用卡失而复得,情绪激动的梁女士指责店员并和其发生了肢体接触。之后该店员哭嚷着要求报警,尽管梁女士和其父亲不停道歉,但仍然被赶到现场的警察以攻击罪带走。录完笔录后,被释放的梁女士虽已乘坐30日凌晨的航班飞回中国,但她仍然需要按照预定的时间出庭接受审理。

而受该事件影响,梁女士预定乘坐的,本应在凌晨1点起飞前往上海的航班也因此延误了1个多小时才起飞,乘坐该航班的300多名旅客的行程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。

 

目击证人:事件并非像媒体报道的那样

在众多媒体和网友一边倒地讨伐中国游客不文明的行为,斥责梁女士“丢脸丢到海外去”的时候,一位自称当时借电话给梁女士报失信用卡的目击者在微博上爆料,称媒体报道有失偏颇。根据该网友的说法,当时梁女士并非掌掴店员,而是拍了店员的头部。

并且,由于该目击网友的说辞中明确了当时信用卡在交接时,店员没有直接交到梁女士手中,梁女士也没有及时索要自己的信用卡,而导致了微博网友“现身说法”,怀疑免税店有猫腻,而店员则有盗用信用卡的嫌疑。舆论开始转向怀疑店员偷藏信用卡、华人店员对中国人态度不好等控诉。

(图片来源:世界日报,版权属于原作者)

 

而根据《世界日报》对梁女士代表律师的采访,律师已经承认了梁女士情绪失控后与店员有肢体接触的行为。而无论是掌掴还是拍头,即使梁女士当时并非故意泄愤,如此身体接触也已构成了“攻击”的嫌疑。律师已发函要求调看店内的监控摄像记录。

当事店员第二天并未上班,她的同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:“客人如果对工作人员不满可以投诉,不应该直接打人。”而在机场免税店工作的网友也反驳了店员盗刷顾客信用卡的说法,在航站楼内的免税店购物需要出示护照和登机牌,店员在上班期间是被禁止利用职务之便下单的。

 

丢了东西怎么办?

此事一出网络媒体、微信公众号、微博大号都在讨论、转载,尽管剧情一再反转,有人第一时间就把“中国游客”和“素质低”画上了一个大大的等号,有人又在大声疾呼咱们中国人在外面得给国家争口气,有人评论“我在国外看见XX国家、XX地方的人才没素质呢,怎么不说他们去啊?”,有人发文批判媒体应该不偏帮报道真相,有人还撰文揭开“众多国际机场、免税店盗刷中国游客信用卡”的黑幕... …这么多信息到底该听谁信谁?要不咱们先来考虑一下要是自己遇到事儿了该怎么办。

如果店员在服务的过程中怠慢了顾客,对于顾客而言,最好的做法是向其上级投诉,千万要避免任何可能会为自己带来“攻击”嫌疑的肢体接触。而在人流量大的机场免税店购物时,也千万要记得不要让信用卡、护照和登机牌离开自己的视线。

如果在购物店或其他公共场所丢失个人物品、现金或信用卡,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要求所在地负责人回放监控录像寻找线索,并在第一时间报警,请警方协助调查,以争取找回丢失的个人财物。如果银行卡或信用卡丢失,建议尽快向银行报失,冻结银行卡,以免被其他人盗刷而带来更多损失。

案件中的梁女士在案发现场没有通过联系警方、银行来减少自己的损失,而是在事情已经解决后发生冲突,这就是完全不必要、也不理智的行为。如果证明他人偷盗自然会有警方处理,如果不能证明属于他人偷盗,情绪上、言语上的泄愤会招致不必要的麻烦。

 

蓄意攻击与殴打:会产生什么法律后果?

由于美国各州法律有所不同,我们就重点来看案发地加州的当地法律。在加州,蓄意攻击(assault)和殴打(battery)是两种不同的罪行,前者是尝试对他人使用暴力攻击,而后者是使用暴力攻击伤害到了他人,主要区别在于有没有打到/触碰到对方的身体("touching")。

看似抽象,其实很好理解,咱们举例来说:

  • 如果梁女士大力挥手扇店员一巴掌,但是店员身体灵活,成功躲开了梁女士的攻击,没有发生实际的身体接触,这种情况就算是蓄意攻击(assault)
  • 而如果梁女士手臂一挥,巴掌结结实实扇到了店员,确实发生了身体触碰,无论对方有没有受伤,这就是在殴打袭击(battery)的范畴了。

不要以为动手后只要对方不受伤就不犯罪。假如在超市排队时有人插队跟他人发生推搡,无论对方是否真的是插队或有其他不合规情况,推人的动作一旦发生就是“殴打袭击”;如果在饭店吃饭,服务员态度差,一旦气急了拉扯服务员,那么也同样算在这一范围内。

那蓄意攻击或殴打袭击会带来什么惩罚?在加州,情节较轻的蓄意袭击会被判定为刑事上的轻罪 (misdemeanor),会面临最多$1000的罚款和6个月的监禁。殴打袭击一般也是刑事上的轻罪,一般会面临最多$2000的罚款和最多6个月的监禁,刑事犯罪记录会跟随一生。而如果殴打的是警察、消防员等公务人员,或者被殴打对象受伤严重,那么情节会更加恶劣,有可能会面临刑事上的重罪 (felony)。

一般情况下来说,故意伤人案件在判定时有以下几个决定性因素:双方是否有受伤以及受伤严重程度;是否属于自我防卫或替他人防卫,也就是攻击他人的动因;是否有目击证人;双方的关系等等

小纽提醒,留美生活中难免与他人发生纠纷,但尽量要避免任何形式的暴力,你要知道,在你拳头挥起来的那一刹那,就已经是在犯罪了。 另外,语言暴力也要避免。在美国,虐待和骚扰 (abuse and harassment) 罪行中除了身体暴力,还包括对他人语言上、精神上和心理上的威胁或侮辱。常见的语言暴力经常在以下四种案件中发生:家暴、虐待老人、民事骚扰(对非亲近家庭成员的骚扰)及工作场合的暴力。

 

如果攻击他人或被攻击了怎么办?

无论是有意或无意伤害到了他人身体,或是自己身体受到了伤害,都要第一时间寻求医疗救护,一是处于对人身安全的保护,另外伤情医疗报告也将成为案件的重要判决依据。如果你是路人甲,在场面不可控的情况下要尽快报警,尽量不要因为拉架而卷入与双方的撕扯,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。

无论你是受害方还是攻击方,律师都能在案件中维护你的权益,减少你的损失。一般攻击人一方比较适合寻找经验丰富的刑事辩护律师 (criminal defense attorney),通过分析打人动机是否为正当防卫、是否是恶意伤害等进行辩护,以减轻罪行或判决处罚。如果是受害方并发生意外受伤,可以寻找意外伤害律师 (personal injury attorney),以争得更多的精神上及身体上的赔偿。

 

如果对美方起诉不管不顾,后果是什么?

梁女士的掌掴案件发生在美国,事发后当事人已经离境回国, 一旦面临美方的起诉,已身在国内的她如果对控诉置之不理,会发生什么?

虽然在情节相对轻微的案件中,已返回母国可能暂时无法受到美国司法系统的惩处。假如法庭判决梁女士有罪,要求她缴纳一定数额的罚款并监禁一段时间,人在国内的她暂时无法受到美国的制裁。但是,这会对她未来入境美国产生不良影响。也就是说,一旦再次计划返美,可能会遭到签证、移民等申请被拒,或者有在海关入境时被捕、被禁止入境的风险。

出门在外,遇到什么不开心、不顺心、不服气的事情都要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绪,冷静与对方沟通处理,可别真像玩笑话说的“能动手解决就别瞎BB”,如果不能自行解决问题应尽量寻找警察、律师等专业人士的帮助,不要因一时冲动引来无妄之灾,因为你那一巴掌扇下去,可能不仅要承担医疗赔偿、律师费等金钱损失,最严重的还会面临牢狱之灾。

 

NYIS邮件订阅:小纽每周会挑选原创文章进行发送,如果你想订阅小纽精选文章,请点击这里。

 

(NYIS原创作品,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,NYIS保留版权及法律追诉权利。NYIS所有原创文章所发表的观点只属于信息共享,并不构成任何法律意见。)

©Copyright NYIS 2016

推荐律师

 微信扫码联系客服

客服平台
asknyis9

公众平台
newyork_is


 电话咨询请拨打

美国:+1-800-685-NYIS (6947)

中国:+86-400-685-NYIS (6947)


Legal Disclaimer
© Copyright NYIS   ALL RIGHTS RESERVED

F1签证 sitemap

...